沈阳大工业区发展布局
总体布局:以两轴一环交通布局和工字形环境布局为依托,形成一区、两城、一带的产业布局
交通布局:以规划蒲河大道、沈彰高速副线为轴线,以十大线、沈于线、三环高速、丹霍线为闭合环路,形成两轴一环的总体交通布局,以三环高速、规划蒲河大道、十大线为纵向,以丹霍线、沈彰高速副线、沈于线为横向,形成三纵三横的干道体系。
环境布局:以蒲河、九龙河及西北楔绿地为工字形布局框架,以丁香水域、沙岭水域为重点区域,形成极佳的生态环境体系。此外,以丁香湖湿地为依托,沿沈山铁路和沈彰高速公路之间建设长15公里、面积38平方公里的生态景观轴,延伸西北楔绿地覆盖范围,形成改善沈阳市生态环境的城市绿肺。
产业布局:汇聚沈阳城区、沈西工业走廊、沈北新区三向发展合力,总体规划沈阳大工业区、于洪新城、丁香湖新城以及九龙河休闲观光带,形成由南至北一区、两城、一带的产业布局。即以一区为核心,两城为发动机,一带为后续发展空间,以交通体系为主动脉,促进产业布局间的有机联系和各类要素的自由流动,以生态环境为支撑,自然联接各区域,蕞终形成城市化扩张能力、工业化带动能力持续向北梯次推进的发展格局。
包括三环公路外侧、马三家教养院以东地区,总面积265平方公里,已有东北家具集散中心、于洪五金产业集群、环北食品产业集群、马三家工业组团等基础条件,引进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佳的各类工业企业,形成以大型工业企业(集团)为支撑,多个产业集群星罗棋布、板块式推进、组团式发展的产业格局。同时,以区域内现有城镇镇区为重点,加快开发和改造,形成多个为工业区提供商贸居住配套服务的工业副城。
此外,在沈阳大工业区与丁香湖新城之间,借助良好的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和交通优势,规划建设3个大型现代化物流园区,为沈阳大工业区乃至沈阳和东北地区的工业产业提供原材料、制成品的集中仓储、运输、加工、配送等服务,成为沈阳陆港联运枢纽和辐射东北的生产要素集散基地。
--于洪新城。即杨士地区的25平方公里区域,经近几年的开发建设,现已粗具规模和形象。规划进一步完善于洪新城总体规划,优化提升于洪新城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理念,提高商贸服务业比重,提高房地产开发规模、品位,提高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城市功能,目标是通过加快该地区城中村开发改造,推进城市化进程,为丁香湖新城以及其他近郊地区的城市化发展起到试验示范作用,将于洪新城建成浑河银带上蕞大的集商贸、居住、服务于一体的亲水生态型新城区。
--丁香湖新城。包括三环内的黄海路地区、以丁香湖为核心的造化地区及绕陵地区三大板块,总面积105平方公里,重点加快城中村改造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商贸、居住、文化教育、旅游等产业,打造以丁香湖湿地和西北楔绿地为主要特征的生态商贸居住服务区,推进城乡结合部的城市化改造,为沈阳城区拓展而产生的人口外溢和沈阳大工业区产业发展而产生的人口集聚提供商贸居住服务,成为沈阳市新城区,使丁香湖成为北方名湖。
包括马三家教养院以西的光辉地区和平罗、马三家部分地区,总面积152平方公里,依托蒲河、九龙河等水系环境和交通优势,重点发展现代化农业、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等产业,成为以田园风情和生态景观为主的市民休闲观光区。
版权声明:本文由青岛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