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沈北新区将推进朝阳一校沈北南校区等13个项目建设附区域蕞新房价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者按:日前《2023年沈阳市沈北新区政府工作报告》发布,引发区域居民广泛关注。
2023年沈北区房价如何?将聚焦哪些区域发展?又会有什么大动作呢?那么随着笔者一起看看吧!
2023年沈北新区在售楼盘50余个,在售项目仅次于浑南区,位居全市第二。项目主要分布于道义板块,同时道义板块以其完备的配套以及相对低廉的价格,销量常年获得全市各板块销量头部名,赢得了很多刚需购房者的青睐。
2023沈北新区 加快建设“沈阳航空航天城”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扎实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规划布局“一区三城五园”,推动项目向园区集中、要素向园区倾斜、产业链在园区补强,以园聚链、以链集群,“链园结合”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突破发展“生态文旅”首位产业。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系统观念,协同推进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创建工作,打造“生态文旅示范区”。整合“全域、全季、全业”资源,促进文旅产业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突出项目牵动、文化带动、业态联动,持续深挖消费潜力,叫响“沈北好贺儿”知名品牌,打造“四季游沈北”精品线路,让生态“美”起来、文旅“活”起来、发展“火”起来。
做大做强航空航天产业。加快建设“沈阳航空航天城”,以“沈阳航空产业园”开发为先导,重点发展航空、航天、空天衍生三大主导产业,推动沈飞航空复材、钛合金热成型、航空创新港等项目开工建设,倾力打造全球重要的空天技术创新策源地、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空天生态城、沈阳新一轮稳增长的关键引擎。
2023沈北新区 打造沈阳版“科创特区”
全力竞速数字产业。以“数字沈北”推进“产业蝶变”,发挥“大学城”科教资源优势,加快建设“沈北科教融合园”,打造沈阳版“科创特区”。核心片区云汉小镇聚焦“东北头部数字小镇”的目标,依托沈北产业数字化的场景资源优势和数字产业化的数据资源优势,示范引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数字汇客厅、双羽数智园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数字创意中心、科教融合基地、青年友好街区。
提质强核先进装备制造业。加快建设“沈阳先进制造产业园”,积极引入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装备制造产业项目,打造成为沈阳市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中心的重要承载地。着力构建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抓大、扶小、培优、育新,重点推进40家企业改造升级、30家企业精益管理、25家企业向“专精特新”迈进。
推进朝阳一校沈北南校区等13个项目建设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在建设青年友好型街区、人才成长型城市上当好示范,全方位打造新兴产业策源地。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实施“幸福教育”工程。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朝阳一校沈北南校区等13个项目建设,有效增加公办学位供给,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全力创建“学前双普”【32】创优区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办好“家在沈北”公开课,开展好大学生艺术节、电子竞技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按照“五个一流”【33】标准,加快建设国内一流大学城,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打造“四有”【34】高素质教师队伍。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持续巩固“双减”【35】成果,让孩子快乐成长,让教育回归本线沈北新区全面启动“一区三城五园”建设
多措并举优化营商环境。纵深推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系列行动,健全政企沟通和投诉处理机制,做到有事必应、无事不扰,帮助企业解决好具体问题。加强公共法律服务,推进法律援助进园区。打破数据壁垒,促进跨部门、跨层级数据开放共享。构建市民码多应用场景,创新推出“政务服务地图”,实现“掌上看、就近办”,让百姓体验更多“一网通办”的跨越无感。精准发力“招大引强”。
,抓实“谋、立、推、建”,系统凝练包装一批打基础、固根本、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力争更多纳入国家和省市计划盘子。树立“服务好现有企业就是招商引资、现有企业增资扩产同样享有招商引资政策”的理念,眼睛向内做大存量,服务优质企业“分转子”,支持本土企业增资扩产。创新招商方式,推动资源招商、政策招商逐步向资本招商、产业链招商转变,让金融资本更多参与产业发展。围绕8条重点产业链,建立“链长+链主+专班”工作推进体系,副区级干部挂帅链长带头招商,
全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35个、落地120个。强化“一联三帮”,落实“三直一快”,开复工亿元以上项目300个。深化“亩均效益”评价,“腾笼换鸟”盘活闲置土地、厂房和楼宇,“筑巢引凤”推动存量资源向高效益、高产出、高成长企业集聚。深入实施“沈北汇·英才计划”
积极引育创新人才。深入实施“沈北汇·英才计划”,构建“企业认可、市场评价、政府支持”的人才认定模式,让企业享有更大的人才评定权。新增市级双创载体5个,新建精装公寓1400套,满足人才“双拎包”需求。实施“带土移植”团队引进工程,支持高校“订单式”人才培养,鼓励企业柔性引进人才,全年吸引青年人才8000人。大力开展“沈北工匠”“青年突击手”等表彰活动,激励广大青年勇挑重担、冲锋在前,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子女就学、就医保障等专享服务,让各类人才在沈北享有更多归属感和成就感。
2023沈北新区建设宜居宜业新城区
提升城市功能。坚持“两优先、两分离、两贯通、一增加”,有机更新道路14条,创建优秀路段10条。打通断头路5条,新建、盘活、挖潜停车泊位3500个,更好满足群众便捷出行需求。补齐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短板,加快实施道义北、航空城污水处理厂建设。大力解决临时电带正式电难题,有序推进220千伏洋河变开工建设、66千伏大望变早日投产送电。
2023沈北新区继续加快老旧小区改造
强化城市管理。加快推进“一网统管”,实体化、专班化运营可视管理平台,打造“城市大脑、智慧中枢”。新建5G基站1000个,拓展好停车、好就医、好游玩等5G应用场景,以数字赋能提标政府服务。常态化开展“城市体检”,将积水点治理与河道整治、雨污分流相结合,改造管网22公里。推进“五工程一管理”,改造老旧小区4个、背街小巷17条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紧盯就业这一蕞基本的民生,实施“舒心就业”工程。全面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缓缴社会保险费等政策,及时足额发放各类就业补贴,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万人。加大退役军人、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保障力度,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提高卫生健康水平。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实施“健康沈北”工程。发挥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农村卫生室网底作用,持续提升医疗保障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医疗集团运营管理、医防融合、智慧支撑、联动共建一体化发展,上线“健康沈北”手机应用,用“智慧”打通就医堵点。
加强“一老一幼”服务。按照“有爱、有善、有暖、有伴”的理念,实施“品质养老”工程。做强机构养老,优化居家养老,扩大社区养老,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构建以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普惠为主导的资源供给体系,有序推进托幼一体化,有效破解婴幼儿入托难等问题,社区托育服务覆盖率达到85%以上。
2023沈北新区或将迎来五星级酒店
1月3日,吴军率队会见保利大酒店综合体(盘活金科酒店)项目相关负责人。保利项目总投资为60亿元,总占地面积406亩,双方洽谈收购14万平方米的金科公用城市广场并改造、装修和运营,经营业态以保利大酒店为主,兼具婚庆、演艺、餐饮、电竞、科创、论坛、休闲娱乐等多功能文化综合体,并与中国冰雪篮球馆业态形成有效联动。
李佳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责任编辑:
版权声明:本文由青岛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