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档案拆迁中的铁西区大潘街道马贝堡村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地名档案 拆迁中的铁西区大潘街道马贝堡村
地名来历。铁西区大潘街道马贝堡,原属于洪区大潘镇。据《于洪区志·地名录》记载,清顺治八年,徐、卞、刘、张由山东登州蓬莱迁此定居。初名卸甲备鞍堡,后演化为马贝堡。
升飞老师在所著的《于洪地名文化之旅》中介绍,马贝其实是备马,即“备马出征”的意思。清顺治八年,徐姓由山东蓬莱县西十八里徐家滩迁此,后来相继有刘、卞、张三姓也徙来定居。相传唐王东征时在此卸甲休整,然后又备马出征,以此得初名卸甲备马堡,后来演化为马背堡、马贝堡,简化为马贝。此为一说。
写到这里,不禁想起法库有个冯贝堡。刘希千老师在《法库县冯贝堡镇村屯地名由来》介绍,冯贝堡村先后被称作洼哈屯、十八里台、红旗堡。清乾隆四年(1739),有冯殿卿贝勒由山东莱州府迁来此地居住,人们称其冯贝勒。遂改村名为冯贝勒堡。又为冯家堡。光绪年间简称为冯贝堡。
谷向鹏(曹家屯)老师在《沈阳马贝堡村名小考》一文中,对此提出质疑。读者们可以点击下面链接,移步豆瓣获取全文。
谷老师的核心观点是,类似马贝堡、冯贝堡,地名始于田庄制度。备御地位相当于八旗基本单位牛录之长牛录额真。总兵以下,备御以上,每备御给一庄,某姓备御所领之田庄,形成村落时,因袭而称某备御堡。马贝堡应该源于马备御堡。此说殊为可信。
据《钦定盛京通志》:八里庄居住官庄一处离城六十里【俱在镶白旗界】冯备御堡居住官庄七处离城七十里。
村情概述。马贝堡村,东与小挨金村相邻,西与小祝村接壤,南与河北村相连,西北与林台村搭界。村南曾有青龙寺。沈辽路从村北经过。沈辽路是沈阳蕞长的一条马路。全长约32公里,东端连接南八马路、胜利大街,西端一直到铁西与辽中交界,与102国道相接,东西向贯穿铁西区。1985 年年末,马贝村有 627 户,2543 人。
建置沿革。大潘街道马贝堡,清末民初,先后属沈阳县西路六区、沈阳县第五区。
1940年3月1日,属沈阳县四王堡村。
伪满末期,马贝堡属奉天市四王堡区管辖。
1948年11月22日,属沈阳市郊办事处沙岭区。
1951年12月1日,属马三家子中心区潘建台分区。
学校教育。马贝小学,1931年成立。1985年10月,有10个班,294名学生,16名教师。当时占地面积6014平方米,建筑面积639平方米。图中的遗弃校舍就是大潘中心小学3所分校之一的马贝小学。
版权声明:本文由青岛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