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今年可能不止拍卖16宗地块!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剧透: 今年可能不止拍卖16 宗地块!
截至3月末,全国执行土拍“两集中”的22城中,有10个城市完成了2023年度的首场土拍,表现出来的现象是,民企拿地在拿地主体中的占比明显提高,但央国企依然是拿地的主力军。
今年,核心区的土地供应仍是主流,在新房市场分化加剧的背景下,核心区优质地块更能够吸引开发企业的关注,更能够起到稳定土地市场的作用。
3月30日,沈阳自然资源局发布了《沈阳市 2023 年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沈阳市 2023年度住宅用地供应计划》的通知,通读全篇内容后,市场主体仍是执行“两集中”。
在相关政策方面,新增了一项,2023年土地供应建立拟出让地块清单,按照规定时限全部推出让,且每次公开详细清单对应的拟出让时间段原则上不少于3个月,给市场主体充足的时间预期预判。土地信息展现更加集中、透明、简洁化。
根据供地计划得知,2023 年市内十区,住宅用地总量约 125.4 万平(辽中区 33.6万平),其中商品住宅 121.7万平,保障住房 3.7 万平,对比 2022 年 463 万平的供地量,减了 73%,约 5064 亩。
在官方平台上,3月-9月期间,拟出让 16 宗地块,总计约 82.54 万平,其中包含了 3.7 万平的保障住房用地。
如果从全年供地计划平衡的角度来看,剩余的约39万平,很有可能在第四季度拿出来。
从公示的 16 宗地块信息可知,全市九区中,和平、苏家屯与沈北新区没有土地入市,笔者认为原因有二:
1.根据目前的去化周期和速度来看,和平与苏家屯两区位于低位段,而且前期卖出去的地块,迟迟未动,这也是导致区域暂停供地的主因之一。
2.对于沈北而言,更多的是库存的高压,3月沈北新区新房库存量为 229 万平,去化周期为 18.6 个月,处于一个比较健康的区间,而且库存量也够用,所以暂停供地也是调整市场节奏的有效工具。
有“新生入伍”,也有“老友相见”
在 16宗的名单中,笔者看到了似曾相识的身影,比如辽宁广电印刷厂地块、丁香湖滨湖区 A-2 号地块,曾在之前的土地交易中因无人有意向而惨遭流拍。另外,也有新地入市,北陵农场地块在去年进行了相关规划调整,此次公开入市,也是顺势而为。
除了这几宗,还有大东的轩兴四路、沈河的高官台、铁西的东药厂,这些都是关注度比较高的,可见土地供应端在地块选择上的“良苦用心”!
时长半年,清单式的公示,给市场主体充足的时间预期预判,相信已有不少企业对目标地块采取了相应动作,包括蕞近关注度与曝光度极高的华润置地、保利等房企,被大家认为蕞后可能会继续拿地布局市场。蕞终这 16 宗地块到底花落谁家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沈阳市市本级公布住宅用地供地清单
2023年《沈城楼市》第14期第6-7页
推荐: 未来5-10年,啥样的房子流通性更好?
推荐: 沈阳如此着迷“湾区文化”,背后下了一盘大棋!
专业、客观丨解读沈城楼市蕞新动态
填写信息即可免费获得沈城楼市报,
(获赠限定为新朋友,配送范围为沈阳市区)
更欢迎点“在看”给我一个小心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青岛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