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经济开发区多措并举推进与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发展
鞍山经济开发区始建于2006年4月,区划面积105平方公里,下辖达道湾、宁远两个街道办事处,现有户籍人口6.8万,流动人口3.5万。辖区工商企业2329户,其中工业企业651户,规上工业企业76户,现为省级开发区。2018年,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6亿元,同比增长10.5%;规上工业增加值41.7亿元,同比增长19.8%;固定资产投资40.5亿元,同比增长21.6%;外贸出口2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2亿元,同比增长30.1%,其中,税收收入9.1亿元,同比增长31.4%。开发区主导产业是精特钢及钢铁深加工、先进装备制造、煤焦油深加工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目标是鞍山和鞍钢一体化发展承载区、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提升区、煤化工产业育成区、全面振兴钢都先导区。
据悉,鞍山经济开发区与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建设发展已获进展,蕞新成果包括:一是加速建设中德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项目。产业园定位为沈阳经济区中德产业园鞍山分园,总投资15亿元,建设现代工业厂房及附属配套设施16万平方米,拟引入高端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汽车、高端轨道交通装备等行业的国外知名企业6户。目前,德国德科斯米尔公司汽车线束及内饰生产项目已竣工投产、老城堡集团德国哈芬型材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高铁、核电用哈芬槽项目等正在准备开工手续。预计产业园建成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年上缴税金4亿元,安置就业人员1万人,在为沈阳经济区中德产业园提供配套和外延的同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是积极建设沈阳-鞍山物流产业大通道项目。德邻陆港由鞍钢集团和鞍山经济开发区共同组建,一期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年钢材配送量800余万吨。已拥有德邻畅途、德邻智园、德邻云仓、德邻云嘉、德邻玛特、德邻e宝、德邻大数据等完善的服务体系,初步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良好势头。下一步,拟在沈阳大东区建立德邻陆港沈阳分园,占地16万平,建成后将全面提升沈阳-鞍山物流产业联盟功能,实现资源集约共享。
鞍山经济开发区还大力与高校或科研机构合作,推进与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建设发展。通过依托沈阳高校和科研机构技术优势,加快推进校企产学研深度合作,加快补齐科技创新短板,加快提高企业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促进创新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目前,开发区已与沈阳十几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建立了一批合作项目。
此外,鞍山经济开发区还多方与其他城市构成产业链,推进与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建设发展。开发区深入贯彻落实在辽宁考察及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产业基础优势,精准融合发展定位,构建高效产业体系,有针对性的确定主动承接产业重点,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推进开发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升级。
鞍山经济开发区与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建设发展,在一体化发展配套服务方面也开拓创新,进行人才园功能布局,制定使用规划。拟引入50至80家企业,其中包括:财税、金融、法律等配套服务、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服务、人力资源外包和人才派遣、人力资源管理培训等类型企业及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金融服务等产业的研发中心及创业企业。
据悉,目前已报名入驻人才产业园的企业有35家,经过专业团队的审核,筛选出10家作为头部批进驻人才产业园的企业,分别为:高端人才培训类企业1家、智能制造类企业1家、研发中心8家(其中高端装备制造类4家、新材料类2家、新能源汽车类2家)。
记者调查发现,用户在携号转网过程中一不留神就会掉进各种“坑”里,前有申请转网重重障碍,后有转网即成“二等用户”,基本使用都成问题。
西安依托当地科教资源富集的优势,以“硬科技”为抓手,探索高校和科研机构成果转化新路径,大量“沉睡”在论文中和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被激活。
版权声明:本文由青岛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