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置房屋变身青年公寓 沈阳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提升“新市民”幸福感
原本闲置的清水房屋,如今变成拎包即入住的青年公寓,通过盘活企业闲置存量资产的方式,沈阳市和平区的龙湖冠寓太原街项目将为沈阳增加376间长租公寓,改善太原街区域新市民的居住情况。
为解决新市民、引进人才、从事基本公共服务人员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沈阳市房产局发布多项举措筹集保障性住房。截至目前,已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84个、17694套(间)、建筑面积104.6万平方米。2022年,沈阳拟继续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5万套。通过提供低租金、小户型、品质优良的保障性租赁住房,提升沈阳市对人才的吸引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筹集房源方面,沈阳市通过将闲置和低效利用非居住存量房屋改建为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方式,有效盘活闲置存量资源。
“公寓内我们配备了双人床、沙发、衣柜等家具,还有独立卫浴、厨台、冰箱、滚筒洗衣机和空调等设施,满足租户的居住需求。同时还在公共区域设置共享厨房、健身和多功能活动区等。项目房间租金每月仅2000元左右。”龙湖冠寓沈阳太原街店的相关负责人介绍。
新荣大厦项目建设于2014年,位于沈阳市和平区中山路,虽然交通方便,生活配套齐全,但因种种原因,项目建成后大量空间长期闲置。为盘活存量房资源,2021年年底,在沈阳市房产局的协助下,龙湖冠寓与新荣大厦达成合作,新荣大厦转化部分销售型公寓变为保障性租赁住房。“这既减少了政府和企业的投入,也提升了闲置物业的效能,切实解决年轻人职住分离问题。”沈阳市房产局住房保障处处长卢丹表示,保障性租赁住房租金蕞高不超过同地段、同类型、同品质市场租赁住房租金的90%,对于满足要求的人才,还将给予补贴。
为保障房源建设主体建设及运营成本问题,沈阳市房产局在充分利用整合中央财政奖补资金的基础上,还联动沈阳市国开行、市税务局,为建设运营主体提供全方位的银行资金及税务支持,破解保障性租赁住房房源筹集困难、成本压力大等问题。
为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沈阳市将对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开启审批“绿色通道”,提高项目审批效率,加快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同时,利用非居住存量土地和非居住存量房屋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取得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认定书后,供水、供电、供气、供热价格按照居民标准执行,也将进一步降低新市民居住成本,扩大受益群体。
“改建过程中,我们采用的装配式施工工艺,这样既环保,还可以极大缩短工期,提升住户的居住品质。”龙湖冠寓相关负责人说,“开业后,我们也将通过运营官服务及社群活动,增加租客的归属感。”
版权声明:本文由青岛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