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融合激发活力打造沈阳文创产业发展新高地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黄金产业和朝阳产业,已经成为城市间发展竞争的战略高地,对于带动城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升城市文化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022年初,沈阳市委、市政府在开展“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在文明创建与文化建设上实现新突破,聚焦打造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以深化文明创建为牵动,全力推动城市转型。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和新引擎,沈阳要准确把握区域特色,以独有的地域文化资源为创作根基,将历史文化、工业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充分转化为文创产业优势,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新高地。
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给沈阳这座城市打上了鲜明的烙印,也成为沈阳城市地域发展蕞为宝贵的资源禀赋。打造文化新地标,要从发掘整理历史积淀开始,深耕沈阳的地域文化资源,在研究谋划中找准优势,让沈阳独特的文化特质成为城市发展的恒久动力。
培育文化创意带。沈阳既有历史名城的古韵,也彰显出现代都市的繁华。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战略发展的布局中,要充分重视沈阳自身的城市定位和区域优势,并将其综合考虑,全面系统规划。要深入挖掘沈阳历史文化底蕴,充分利用现有的古文化创意带和新型文化创意带两大特色资源优势培育打造文化创意带,突出抓好老街区的统筹规划建设,将特色文化符号有机植入现代商业,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内涵的创意文化消费聚集区,促进历史文化积淀与现代城市发展的有机融合,增强文化创意的聚合力。
培育文化创意园。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能够体现丰富的文化内容和鲜明的产业特色、具有良好的产业集聚效应,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因此,我市要着力建设业态集聚、功能提升的文化创意园区,将文化创意产业培育成为构建新型产业体系新的增长点。要坚持空间规划和业态规划同步的原则,引导产业园特色化发展,注重产业园的业态扩张能力的评估,提升入园企业要素连结和配套的辅助功能,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经济效益。我市要结合现有的综合文旅产业群,推进影视产业聚集,促进影视文化与文创、文旅产业深度镶嵌、深度契合。特别是在兼具娱乐性、沉浸感、互动性,以及文化性体验内容的基础上,构筑影视产业发展全产业链,培育影视创作小镇,营造良好的“影视文创+”生态发展模式,逐步形成影视全产业链服务平台,展现良好的沈阳印象、传播好沈阳声音。
品牌的培育和塑造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我市要创新利用好独有的地域文化资源,将历史文化、工业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优势充分转化为文创产业优势,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讲好沈阳故事,为沈阳贴上鲜明的文化标识。
打造“沉浸式”演艺文化业态。随着新兴商业业态的不断创新,“沉浸式演艺”获得年轻消费市场的青睐。要对沈阳特色历史文化深入发掘利用,充分运用多媒体、AR增强现实技术、三维实景等高科技手段与传统演出相结合,打造全新“沉浸式”演艺项目。要推动成熟的“沉浸式”文化产品的输出力度,创排融合多种科技元素和新兴表现手段的“沈阳”系列剧目艺术精品。
打造“体验式”特色文创业态。发展文创产品已经成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与旅游发展的重要抓手。要在保留文化内涵的前提下,以沈阳地域文化元素为主导,将动漫技术、动漫元素及动漫品牌形象融入文创产品中。要结合时下流行的文化元素设计构建品牌文创产品,提升消费者的体验度,彰显产品的文化价值和使用价值。要用创新理念驱动沈阳市文创产品的开发,增加文创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创造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力作,集中展示沈阳的历史文化和风貌,拓宽沈阳文创发展空间。
打造“互动式”数字文化业态。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不仅为科技产品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也促使文化资源获得创造性转化。因此,要集聚“文创+科技”新动能,培育数字文化产业新型业态,大力推动动漫、电竞、网络、创意数字等产业与新技术融合。当前,我市要顺应5G+文化创意融合趋势,借助实施沈阳市5G产业发展规划的契机,在文创产业聚集地建设5G+VR/AR体验区,为公众提供生动、方便的虚拟现实沉浸式体验,从而带动沈阳创意经济发展。
(作者系******沈阳市委党校副教授,沈阳市委、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特约青年研究员)
版权声明:本文由青岛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